畫布--油畫技法

繪畫本身是夠難的了,在做得不好的畫布上畫更不容易。因此,我總是自己制備畫布和畫板的。這要比在市場上購買畫布便宜得多。 買來的畫布有幾方面的缺點。首先,制造畫布的廠商除了簡單地說是“涂單層”或“涂雙層”外,不大肯告訴你畫布是用什么原料以及如何制作的。其次,買來的畫布不管價格如何,表面紋路都是千篇一律,使我不得不另外涂一層上去;或者在畫的時候不管是否需要,都用厚涂法,借以改變原來平滑的表面。自制畫布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做成各種各樣的表面紋路。從表面的質量以及耐久等方面來看,自制畫布是很值得的。
我制作畫布不是整幅布做好后裁下來用,而是單幅連框做的。這樣做很有好處。畫布一次直接繃在內框上,不大需要移動或重新繃過。由于畫布是直接干繃在內框上的,并靠涂上的熱膠層使它拉緊,它們表面的張力是一樣的,不大會松弛凹陷,不需要再插進棒頭去。再說,干的未經涂過的畫布不必繃得很緊,因此內框不會因拉力強和不均勻而變形。
我按照經過時間檢驗的方法來裁制畫布和畫板。我采用兩種高級比利時亞麻布。畫幅大于16″×20″時,用中等布紋的烏特勒克(注1)21號A型號,它的編織密度是每平方英寸62支線。較小的畫幅用烏特勒克66號J型號,這種布面很光滑,每平方英寸92支線。我按照尺寸裁好畫布,繃在標準的榫接木內框上,以不見皺紋為度。
然后,我用一塊海綿把熱的兔皮膠涂刷在布上。兔皮膠的溶劑就象稀薄的肉汁,只是氣味難聞些。它是用六餐匙兔皮膠碎粒(42.5克)溶于一夸脫水中,溫度在沸點(華氏212度)以下20-40度。絕不能到達或超過沸點。幾小時后膠就干了,畫布就繃緊了。于是,用沙皮擦去表面一些粗糙的點子,再重復涂一層膠。但用的膠要比第一次少得多。干燥后,就可以在上面涂底子。
我用純粹的鉛白調合精制樹脂松節油,達到可以涂抹的稠度,用硬的四號筆將它深深地抹進畫布。涂層是很薄的,但我讓筆觸留在畫布上。過十分鐘左右(看空氣濕度而定),松節油揮發到一定程度,鉛白幾乎回復到原來糊狀的稠度。這時,我就用大畫刀修飾表面,有選擇地加以刮削,使之平滑,或者修改原來的筆觸,直到畫布表面紋理類似古代邦壁畫那樣。這種修飾工作要做得快,因為鉛白稠度適宜于修飾的時間只有一兩分鐘,當松節油進一步揮發后,它就變硬了??傊?,修飾的時間要掌握適當,過遲則涂料層太堅硬,完全無法修飾,過早則會使畫布過于光滑,缺少油畫畫上去時必需是凸紋。
制作畫布聽起來很費事,事實也確是如此,但我通常一次要做三十多塊,在三天內全部完成。一年做兩次,可有六七十塊畫布和同樣數量的畫板。畫板是用1/4″未經處理的麥松尼纖維板(注2),兩面上膠以防彎翹,做底子的方法同畫布一樣。畫布和畫板制成后干燥十天就可應用。由于膠液具有吸收空氣中水分的特點,所以我注意天氣預報,選擇中等濕度的日子上膠和涂底子。另外,做好底子后在每塊畫布后面寫上日期,時間久的先用。

  來源 :網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