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樣畫山水畫(中國畫山水畫圖片欣賞)

山水畫創作畫家經常說需要靈感,靈感這個東西說來也玄,時有時無,有心栽花花不開,無心插柳柳成蔭。正如辛棄疾的詞,“眾里尋她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”。雖然靈感有其偶然性,突發性,但也受必然條件的制約,如畫家的修養、對藝術的頓悟力、創造力的深度、生活閱歷等等都和靈感產生有關。當然靈感的把握和抓取也需要一定的能力,北宋歐陽修就經常酒醉后,乘興揮毫,不追經營,以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氣,把握其千載偶遇的靈機。靈感來了,如果不及時把握,可能會“黃鶴一去不復返”,如斷了線的風箏再也不回來。
同一種類的繪畫形式,在不同的畫家那里,被表達為不同的藝術個性、藝術氣質、藝術風格和格調,甚至是在同一畫家筆下,也會因時因地,因情緒以及題材不同表現得千差萬別。同樣是赤壁山水,蘇東坡高唱大江東去,浪濤盡,千古風流人物,而李后主卻低吟:“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”。這就是個性與創新的力量,使藝術的生命不致枯竭。中國山水畫經過歷史的發展,形成了悠遠深厚的傳統,這傳統是當今山水畫家不斷發展和探索的財富,但拘泥于傳統,則將使本來為優勢和財富的傳統轉化為羈絆,這其中我們對于傳統的選擇心理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。
尊重傳統并非要完全依從傳統,我們今天面對傳統,有幾種不同的方式:第一種是拜在傳統的石榴裙下,亦步亦趨,這種方式明清時大為盛行,但經過歷史檢驗,最后只能讓山水畫逐漸式微。第二種是改良傳統,這種方式是對傳統采取揚棄的方式,取其精華的,棄其糟粕的,這種方式對于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大有裨益。第三種為反叛傳統,這種方式希望通過對傳統采取顛覆傳統性的反叛來發展,粗看這種方式似乎是離經叛道,但站在傳統的對立面,往往會形成更大的創造力,也會形成對傳統的最大豐富和補足。吳冠中先生提出了著名的“筆墨等于零”的中國畫發展論斷,這種說法曾經被許多人批駁,但我認為吳先生的論斷有其先見之明。“筆墨等于零”并非是不要筆墨,而是筆墨要緊跟時代,只有筆墨表現形式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了,只有山水畫家具有了與時俱進的思想和膽識了,中國山水畫才會有更好的明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