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于中國畫及國畫分類
中國畫就是“中國傳統的繪畫”。(辭海)書中的解釋是“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中國民族繪畫。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體系”。
中國畫分類很復雜,從各個角度都有不同的分類。
(一)從色彩分,可分為水墨畫和淡色畫兩大類。水墨畫是純用水墨濃淡的畫體(沒有淡的叫焦墨畫),相傳始于唐王維,成于宋,盛于元,明清以來有所發展,主要是發揮筆墨的功能,一直在中國畫史上占有重要位置。水墨的山水,到董其昌時,人為地分為南北兩宗,所以在日本稱中國畫的水墨畫為南畫。淡色畫則包括淺絳、青綠、金碧等。
(二)從工具分,可分為界畫及法畫兩類。在明 陶宗儀《綴耕錄》所載:畫家十三科中有界畫樓臺一科,指宮室,樓臺,屋宇等建筑物為題材,因為是界畫筆直尺劃線的繪畫。也叫“宮室”或“屋木”。歷史上如清代的袁江及袁耀,皆為界畫能手。與此相對的賀天健稱之為法畫,是不靠界尺工具,而靠筆法作畫的意思。
(三)以手法的疏密分,工筆、寫意、工夾寫三種。
工筆:是工整細致的一種畫法。工筆常與重彩結合在一起叫工筆重彩,大概很少見工筆水墨的,與寫意相對而言。
寫意:與工筆對稱,用筆放縱一些,用間練的筆墨,寫出物象的形神及抒發作者胸襟,故亦叫疏體畫。在寫意中還分為大寫意及小寫意的。小寫意同時也叫半工半寫或工夾寫,兼工帶寫等,手法介于工筆與大寫意之間,無論人、花鳥、山水各畫種之中,用的比較普遍。
(四)以畫科的內容來分,可分為人物,山水,花卉,翎毛,草蟲,走獸,魚蝦,瓜果,博古九種。其中花卉魚翎毛往往結合以起名為花鳥。還有花卉同草蟲結合在一起,或花卉同魚蝦結合在一,瓜果與博古其實就是西畫的靜物。
(五)按技法分,在各畫科之中,有許多技法并不是各畫科通用的,比如花鳥中沒淺絳和金筆金碧,山水中也沒有勾花點葉,所以應先分成各畫科,然后再分技法。
甲、山水科中分:水墨,淺絳,小青綠,大青綠,金碧青綠,沒骨等。
1、 水墨:特點以在前說過,其中包括潑墨法,也包括米家山水,僅是流派不同,
在技法上仍屬水墨山水。
2、 淺絳,有幾種解釋:一種是水墨勾皴、染的基礎上,敷設以赭石為主色的淡彩山水畫。元畫家黃公望、王蒙等好作此種山水畫,形成一種風格,亦稱吳裝山水。另一種解釋是用草色的(花青、藤黃、赭石、但包括朱磦)為淺絳。而淺絳有分多種形式,其中叫“吳裝”的形式就是全部水墨,而在樹身、建筑物、人的面部手足都用赭石,相傳這是董元所創的“吳裝”。另外,除了淡墨以外,施以花青、赭石或赭黃也是一種形式,施以花青和汁綠的,還有施以汁綠和赭石的,還有整個畫面以螺青為主調或汁綠為主調,都應列為淺絳的形式之中。賀天健叫做純青法及純綠法。因為山水設色是千變萬化的,怎么上色都可以。分類上也不必太機械。當然也不必下結論臬的分類法才對。
3、小青綠:小青綠是在淺絳的基礎上再薄施以石青石綠色,當然畫畫的形式及手法是多種多樣的。
4、大青綠:以礦物質顏料、石青石綠朱砂為主,特點是僅鉤輪廓,皴筆少,因為石青石綠有遮蓋能力,皴染就沒有必要。
5、金碧青綠:是在大青綠的基礎上,再多了泥金一色。泥金一般用于鉤染山廓、石紋坡腳、沙嘴、彩霞以及宮室、樓閣等建筑物。金碧青綠,有濃厚的裝飾風味,富麗輝煌,近年來,畫的人已不多了。
6、沒骨法:不用墨線,直接以色彩描繪物象,在山水畫中稱沒骨山水,相傳為南梁張僧繇
所創。近世的彩墨山水及潑彩可列入其中。
乙、花鳥科分:白描、勾勒、勾填、沒骨、點垛、勾花點葉等。
1、白描。古代叫白畫,用墨線勾描物象不設顏色的畫法,有時也略施淡墨渲染,筆墨均勻而工細,基本上作為練習入門之用。
2、勾勒。用筆順勢為勾,逆勢為勒;也有以單筆為勾、復筆為勒(指設色以后再勒一遍)或稱左勾右勒的。不分順、逆、單、復,也叫雙勾。勾勒很少作為獨立技法,而是勾勒后,大都填上彩色。
3、勾填。是一種重墨白描(白描是輕而淡),然后填色,但留墨淺。
4、沒骨法。不用墨淺勾勒,直接以色或墨描繪物象,有水墨沒骨及彩色沒骨,講求神態,不受形象約束。北宋徐崇嗣、清代惲南田以后,不少人用此法。
5、點垛(也叫立簇)。似沒骨法,用筆作點劃而簇成物象,但比沒骨法又稍為工致,講求形象。
6、勾花點葉。獨有在花卉中有叫法,這是勾填和沒骨的混合法。比如菊花常用墨勾或用色勾。一般都是勾完再填色,但手法上有工筆那么工整。要自由一些,而畫葉是沒骨法。
丙、人物科分:白描、工筆重彩、半工半寫、簡筆、彩墨等。
1、白描。以墨線勾描人像,不設色。常用于入門練習。
2、工筆重彩。在人物中最常用,古代的費丹旭、仇十州,現在的潘潔茲、王叔暉等,多用此法。
3、半工半寫。顧名思義,介于工筆與寫意之間的手法。
4、簡筆。其實就是大寫意,為宋梁楷、清代揚州八家中的黃慎等就喜歡用此法。
5、彩墨。不先勾線,連墨帶彩一氣呵成。
(六)按畫家的社會階層分,可分為院體畫、民間畫、文人畫。
1、院體畫。主要指宋代畫院畫家、或泛指其他宮廷畫家但效法南宋畫院風格之作。這類作品為迎合宮廷帝王的需要,多以花鳥、山水或宗教內容為題才,大都講究法度,風格華麗,周密不茍。
2、民間畫。如敦煌、永樂宮壁畫以及楊柳青、濰坊、桃花塢、佛山等年畫,還有近年來金山農民畫之類。
3、文人畫。泛指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繪畫,其實文人畫與士大夫畫還有區別。它相對于民間和宮廷畫院的繪畫而言。文人畫家大都是古代的知識分子,一般取材于山水花鳥等自然景物,并借畫面筆墨抒寫胸中情懷。有的也寓以抨擊腐朽政治、同情民間疾苦之情。文人畫強調文學修養、書法、印章、并重視筆墨技巧。在千百年來的繪畫
歷史上,建立了完整的繪畫美學思想體系,理論著述甚多。
除了以上分類之外,還應補充的是把四君子即梅、蘭、竹、菊列為一類。歷史上有許多專畫四君子的畫家,或專畫其中的一種或兩種而著于世的如鄭板橋專畫蘭竹等等。